网站标志
资讯正文
猪粮安天下——聊聊当下养猪业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3-08-20 18:19:36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  “民以食为天 , 猪粮安天下。”作为重要的“菜篮子”产品 , 生猪关系到国计民生 , “保供稳价”成为了一项重大任务。

  2021年2月份以来,生猪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,消费者真切感受到猪价便宜了,与此同时养殖户出现亏损。针对这种局面,农业农村部连续发布预警信息,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,加快淘汰低产母猪,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发布猪粮比价过度下跌三级、一级预警,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央储备猪肉收储,2021年 7 月 18 日共分 3 批收储猪肉 5.3 万吨。在各方密切配合下,近期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被遏制。2021年7 月份以来,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,略低于成本线。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,6 月份第 4 周,全国活猪平均价格 13.76 元/公斤,猪肉平均价格 24.60 元/公斤安信10。7 月份第 3 周,活猪平均价格 15.92 元/公斤,猪肉平均价格26.29 元/公斤。

  猪周期的频繁、剧烈波动是产业不成熟、发展不稳定的表现,受之影响的既有生产者,也有消费者,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。所以,稳定生猪产业的发展,就是要稳定生猪的产能。随着产能的恢复和猪价的回落,生猪产业需要巩固成果和缓解“猪周期”的波动。2021年7月28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。会议提出,针对当前供需变化,要遵循经济规律,更多用市场化方式缓解“猪周期”波动,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。主要提出了3点举措:

  (1)稳定财政、金融、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,保护生猪养殖场(户)积极性。

  (2)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,当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%以上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时,各地可对规模养殖场(户)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。

  (3)抓好重大疫病防控,加强猪肉储备应急调节。以上3项举措,本质就是从政策上来保障生猪的生产。生猪产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,不仅没有税收增益,还带来环保压力,占用大量土地,而且养猪业的产业层次也不够“高大上”,当产能水平超过了刚需的时候,生猪产业容易被地方政府“另眼相看”,甚至排斥。所以,需要政策的稳定和持久来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,养殖从业者才不会感觉束手束脚、瞻前顾后,才能合法、合理地安心、专心生产。

  (2)人才。包括养猪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,它决定了猪场是否有扩张的人力资源。

  (4)资源。这里特指用于建设猪场的土地资源,也包括能够获得这种资源的能力。

  防非能力既包括防非的硬件,更重要的是方法和执行力,在疫情来袭的最初阶段,无论是集团企业还是养殖散户,几乎是同一起跑线,所以损失也是不相上下。但现在集团性企业有实力获得更多专家的支持,所以,从知识和能力上来说更胜一筹。这还是相对公平的。

  人才方面也是相对公平的。规模小的养殖场(户),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总结,让自己成为人才;而集团企业,可以凭自己的规模、品牌、文化、薪酬吸引人才。

  对于资本方面,上市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,因为热钱也想在此时分一杯羹,他们愿意助推企业的股价,而股价暴涨,可以让上市企业融到更多的资金甚至获取更多的资源。

  而土地资源,集团企业、上市公司拥有绝对的优势,因为这些企业动辄就要发展百万头的规模,还要建综合体,所以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。这些企业在用地面积上,一块地500亩是小规模,1000亩是标准,2000亩是理想。但这种理想不是谁都敢想的。

  2007-2016年间,散养户的数量从8220万户减少到3970万户,减少了超过一半。很显然,规模猪场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,而家庭猪场则节节败退,大量退出竞争。

  从近年来中国生猪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,家庭猪场所占的比例持续降低,头部企业扩张迅速,而在主要的头部企业当中,大部分为上市公司。上市公司由于是公众公司,首要是对资本、对股东负责,而非对社会效益、对国家安全战略负责。纵观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做法,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项目,主要方式是扩大自给自足比例、国企垄断经营和社会动员。与同为农业的国家安全战略项目粮食安全相比,国家依赖的是中储粮、中粮等央企以及广大的家庭农场、小型农户,而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化公司。

  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,从当前监测数据和市场反应来看,我国生猪生产恢复已经取得超预期的积极成果。可以说,经过多方努力,目前我国原定生猪生产恢复的三年任务目标已经提前完成。而后续随着新增产能不断释放,供求关系将更加宽松,猪价重心整体下移趋势不可逆转,养猪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。

  日后虽然会有短暂的反弹行情出现,但整体弱势的格局难以改变。广大养殖场户要警惕产能过剩风险,密切关注市场信息,科学合理安排生产,正确把握出栏节奏,避免盲目压栏,行情见好就收,落袋为安。

  如今,“吃好肉”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消费共识,在需求侧如何发力,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也成为新课题。因此,面对新形势,迎接新挑战,唯有加快产业升级,从扩量增产转向提质增效,从“量变”转向“质变”,才能保证长期“稳价保供”,促进供需平稳运行。

  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,稳定的猪肉价格既关系生猪生产,又关系百姓生活。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防止大起大落,避免“价高伤民”“价低伤农”。从目前情况看,随着前期压栏大猪逐渐被市场消化,加之国家托市收储政策支撑,将逐步缓解市场生猪出栏过剩现象,平复养殖场户恐慌出栏的情绪,有效地稳定市场生猪出栏节奏,抑制猪价进一步下挫,并有利于提振养殖信心,合理引导与稳定市场预期,预计后市生猪及猪肉价格将以稳中盘整为主。

 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,希望大家喜欢,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提供种植鱼养殖技术服务,提供农业咨询服务,关注三农。喜欢的小伙伴们点个关注加收藏吧。

  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,服务三农;农业科技咨询服务;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;科技项目编制;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;

浏览 (21) | 评论 (0) | 评分(0) | 支持(0) | 反对(0) | 发布人:管理员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 
 
脚注信息

新城娱乐生猪养殖基地 Copyright(C)2020-2025   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